原油史诗级暴跌,价格战中的危与机
2020一开场就注定了这一年的不平凡,如果说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还没来得及让疲软的经济数据雪上加霜,随之开启的原油价格战却实实在在地推倒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那么过去哀鸿遍野的一个月到底都发生了什么呢,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本次原油价格战的始末:
谈判破裂,沙特发动原油价格战
3月8日
OPEC+与俄罗斯谈判破裂,无法达成进一步减产150万桶/日的协议,沙特随即发动石油价格战,大幅调低其不同级别的主要原油定价。当天中东股指集体大幅下跌,沙特TASI综合指数下挫7%以上,科威特股市盘中跌停触发熔断。
3月9日
WTI原油低开近30%,开盘后继续下行,盘中跌破30美元关口,最低下探27.34美元/桶一线,创下特朗普上任以来的新低,离2016年初的低点26.05美元/桶仅一步之遥,也是四年来首次步入“2”时代。而再前一次油价处于如此低的价格,还要追溯到2003年。此外,当日油价盘中最大跌幅达到了33.65%,刷新了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WTI原油期货,数据来源:Investing.com
当天布伦特原油同样重挫,早盘低开逾20%,随后继续下探,跌幅同样一度超过30%,价格距离“2”时代也仅一步之遥。而就在不久前的年初,布油价格还在70美元上方,短短两个月价格就出现了“腰斩”。
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数据来源:Investing.com
原油重挫引发的担忧迅速扩散至全球金融市场,波及股市、汇市、债市及其他大宗商品。截至9日美股收盘,美股三大指数全线跌逾7%,盘中触发一级熔断,美国大型科技股、金融股、石油股全线受挫。衡量美股波动率的恐慌指数(VIX)一度飙涨近47%。欧洲主要股指全线跌入技术性熊市。
大幅降价后随之而来的是大幅增产
3月10日
伊拉克跟随沙特大幅下调油价
沙特阿美表示4月起向市场提供创纪录的1230万桶/日俄罗斯表示其产量可达到创纪录的1180万桶/日
3月11日
沙特阿美表示将最大可持续产能提高至1300万桶/天
3月12日
中国原油期货合约涨停板幅度由6%调整为10%
欧佩克代表表示OPEC+讨论取消原定于3月18日举行的技术委员会会议
全球金融资产遭遇抛售的场面重现,全球金融市场暴跌,美国等11国股市出现熔断,原油期货继续大跌,贵金属黄金白银也未能幸免。
受此影响,原本低迷的油价直接被打入谷底。
3月30日
WTI原油盘中一度跌破20美元/桶,最低报19.92美元/桶,刷新的2002年以来新低;布伦特原油则下挫逾8%至23美元附近,原油市场迎来“至暗时刻”,市场避险情绪持续升温。
过去35年金油比走势
4月1日
美国页岩钻探公司惠廷石油公司(Whiting Petroleum Corp)申请破产保护,成为首家在本轮原油价格战中倒下的页岩油公司。
4月2日
沙特主导呼吁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召开紧急会议,并希望美国、俄罗斯、巴西、加拿大和墨西哥等主要产油国都加入到减产协议中,以稳定石油市场。
4月9日
沙特主持召开的OPEC+紧急视频会议如期举行,欧佩克和非欧佩克成员国终于敲定了一份减产协议。按照协议,成员国之间将分三阶段减产:自2020年5月1日开始减产1000万桶/日,为期两个月;自2020年7月起,减产800万桶/日,至12月;自2021年1月起减产600万桶/日,至2022年4月。这是欧佩克成立以来,减产幅度最大的一次协议。
然而,这一历史性削减仍未达市场预期,不足以扭转市场供需基本面有效提振油价。此前有消息称OPEC+预计将每天减产2000万桶,约占全球供应量的20%原油扭转盘中大幅上涨走势尾盘跳水重挫。显然,原油市场距离回暖企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北京时间4月13日凌晨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宣布达成最终的减产协议:时间跨度长达两年,“欧佩克+”自2020年5月1日起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首轮减产,减产规模为每日970万桶;7月至年底将每日减产770万桶;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将每日减产580万桶。其中,沙特和俄罗斯两国的减产以每日1100万桶为基准,而其他国家的减产则以各自2018年10月的产量为基准。创欧佩克成立以来最大减产规模。在业内看来,虽然这份减产协议并不能有效提振油价,但仍能延迟全球油库的填满时间,一定程度上利好原油市场。减产协议的达成一度让投资者认为此轮原油价格战已经结束。但在13日,沙特阿美下调5月销往亚洲的阿拉伯轻质原油官方售价,售价较阿曼/迪拜均价贴水7.3美元/桶,折扣创下纪录并较4月下降4.2美元/桶。
4月14日
油价再度大幅下挫,美国WTI原油5月期货收盘下跌2.30美元,跌幅10.3%,报20.11美元/桶,为本月以来的最低收盘价,略高于3月30日创下的18年来最低收盘价格20.09美元/桶。WTI原油盘中曾跌破20美元支撑位,至19.9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6月期货下跌2.14美元,跌幅6.7%,报29.6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月和第一季度分别下跌48%和61%。
显然,原油市场距离回暖企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国际原油市场纷争不断,中国战略储备机遇显现
业内认为,原油价格大幅下调,将会为页岩气和LNG价格带来冲击,中国天然气进口成本也随之下降。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油气进口国、第二大油气消费国以及第一大油气增量消费国,把握原油下跌机会,加大原油进口、提升油气储备毋庸置疑。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油价下跌正是战略储备之时,为疫情过后经济恢复储备更多能源动力。此轮石油暴跌,国内储油的窗口又再一次打开,或将成为中国油气进口量突破历史高位的新契机。据了解,部分拥有大量原油库存能力的企业和地区已出现库存大幅增长的迹象。数据显示,作为全国油气企业最集聚的资源配置基地,浙江自贸区拥有近6000家油气企业,共3100万立方米的油库库容。据悉,当地成品油库现已基本装满,大部分原油油库也被预订一空。从春节至今,油罐的平均租金已上涨约10%。
利好石化下游产业,保险市场迎机遇
中金公司分析认为,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有望为中国炼化行业盈利复苏带来历史性的机遇,主要得益于:中国炼化企业原油加工成本有望随进口原油价格下降而降低;主要石化产品加工价差有望扩大;中国成品油“地板价”定价政策有望为国内炼化企业带来潜在超额收益。
近年来在中国沿海地区新建投产了数个超大规模炼化一体化项目,国内建设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工程目前正处于紧张建设中;位列山东省2020年重点项目名单第一的山东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亦已加速布局,该项目规划总产能达4000万吨,为山东省高端炼化项目按下了“快进键”。随着我国数个大型炼化项目的建设与投产,海外能源保险市场费率拐点的出现,国内持续疲软且对再保市场更为依赖的下游能源保险市场亦有望迎来新的机遇。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21财经、中粮期货机构服务部、石油Link、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