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如何看待互联网保险发展优势和前景
在中国,相对传统行业,保险行业因为行业的不稳定性、投资端的复杂性和话题性,常位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其利润往往波动巨大。
但从长周期来看,保险仍是中国最好的行业之一。
在滚雪球理论里,沃伦·巴菲特说过,投资需要找很长的滑雪坡,也就是要找到大的空间市场。中国内地保险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拥有相当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1.中国市场需求广。我国拥有14亿的人口,蕴藏着巨大的保险商机和市场需求,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保险市场。
在人口老龄化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个性化医疗、专业养老等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而产生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险服务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市场,极大的拓展了国内保险业的发展空间。
2.中国保险市场落后。虽然我国人均GDP在不断上升,保险市场逐步扩大,但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仍然落后全球市场,还有很大的市场待开发,未来保险业前景广阔。
3.人民保险意识增强。我国人民群众的保险意识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利用保险这块“盾牌”抵御风险,为高品质生活保驾护航。
中国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2010-2020年原保险保费收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增速方面,2011-2016年我国保险保费收入增长率呈现爬坡态势,2016年后连续两年下降,但2019年出现回升趋势。2020年,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45257亿元,同比增长6.1%。
4.互联网金融提供动力。互联网高速发展,保险销售的渠道成本和管理费用下降,保险产品的成本费用降低,进一步促进保险产品的完善与发展,促进保险需求提升,为保险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5.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强。保险公司的保费,部分用作为保险责任准备金,用于赔付支出,剩下的保费收入进行投资。利用保费收入时间与实际给付时间的时间差,可以实现保费和保费的投资增值完成给付。保险公司投资种类不限,可以是银行存款,证券,不动产。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丰富,投资结构重视长期收益,资金运用配置完善,盈利能力较强。
6.社保体系薄弱。由于我国的社保体系不健全,市场导向的改革会继续深化。对外开放的政策将继续实行,不会改变。改革的深入进一步刺激保险需求,开放的扩大将进一步影响保险的供给。需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走社保+商保协同发展的道路。
从社会的发展历史来说,以保险业为代表的大金融业,往往是继实体制造业发展、房地产发展以后的第三个社会发展阶段。也就是说,人们往往先要创造财富(发展实体制造业),然后开始改善自己的生活(主要体现之一是买房子)。在工作和家庭都比较完善以后,多余的财富就开始流向包括保险在内的资产管理领域。
综上,我国虽然已经是第二大保险市场,但保险密度和深度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未来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保险行业稳定向好发展的同时,政府频发政策鼓励数字化转型。
互联网改变了用户的行为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在网上购买保险,了解各种保险知识。
互联网保险已经成为当下保险行业热点。
为适应新的形势,最近几年,保险行业加快互联网业务转型,各大保险公司纷纷拓展线上保险业务。
慧择网、小雨伞、i云保、水滴保等一系列线上保险销售平台纷纷上线。
线下保险模式受到线上数字化模式的降维打击之后,开始寻求线上的数字化变革。
商业的逻辑是共通的,传统保险和互联网保险是一个过渡性的说法。保险行业的未来肯定是集约化、数字化、智能化的。
相比较于传统保险,互联网保险具有明显的几个优势:方便快捷、保险产品种类丰富、避免一定销售误导。
以渠道应用场景为例,即使在互联网保险的驱动下,近年来保险业务线上化渗透率只维持在6~9%左右,且增速较慢,传统的线下化渠道模式仍为主流,可见渠道数字化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目前,接入核心系统的各类业务系统、以及数字中台的建设,成为保险行业数字化升级将要迈出的重要一步,其部署及应用已在行业中逐步渗透。但另一方面,(A)loT等前沿科技未实现完备成熟,智能化应用也需要更为有效数据支撑来优化算法模型。整体来看,保险数字化升级处于初期阶段,全面深入发展仍需较长时间。
由于年龄结构的大方向转变。
譬如60~70后,已经不太适合购买保险,该阶段市场挖掘基本接近尾声。而80~00后,接受现代教育,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途径比较强,经济独立再加上历史积累的不信任,原有的销售方式很可能难以为继。
以及监管层面的变化。
回望过往保险行业销售方式,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最关键的问题,仍然没法得到解决。
以“缘故”获客,主打产品的销售模式,忽略专业培训,已经为保险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历史包袱。造成了保险从业人员和客户双输,保险公司倒是赚的盆满钵满的双输一赢格局。
市场的走向,最终一定是从客户需求的满足为出发点而演进的——保险从业者和用户需要一个科技赋能的专业平台,能最大程度上合理轻松地完成家庭保险配置这个事情。
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平台,把专业做到极致。同时能从一个具象的客户视角来思考,来实现客户的“主动性”销售。
首先,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希望在需要保险的时候得到什么样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希望如何得到上述服务?
这里,我先抛出一份近期针对国内保险客户市场调研的几个结论,大家可以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
在产品方面,客户对保险有清晰认知,他们对保险的认知和购买顺序偏好是“病、生、老、死”。
客户对保险需求倾向于“由近及远”,在保险安排上优先解决医疗、疾病等保险覆盖,其次是储蓄、教育,最后是养老和身故。
客户对保险解决生活中的哪类风险有相对理性的决策判断能和消费偏好,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具备市场基础。
在保险产品选择方面,价格对客户购买决策的影响较低。客户购买决策排序第三的是公司的理赔服务,关注度高于产品价格因素,是客户高度关注的保险基础服务。
医疗资源相关的增值服务综合排序第五,市场购买决策已经走向“综合比较时代”,客户的购买决策会综合考虑公司品牌、产品保障,产品价格,低价优先反倒不那么重要。
从购买渠道来看,客户选择代理人渠道购买保险的重要归因本质上是服务。“服务态度”、“服务能力”和“服务体验”是客户选择代理人渠道的主要原因。不同线级城市的客户对代理人渠道的偏好存在差异,一线城市客户的服务诉求更高,对代理.人渠道的聆听需求和专业支持的需求上升、熟人归因下降。
综上,要求平台能够提供客户进行保险决策的信息/内容、知识、工具,能够组织专业人士对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讲解和指导,如保险条款,有比较丰富的经过筛选的产品库,并支持在线进行交易,核保等,理赔也由这个系统统一安排人员进行,解决客户后顾之忧。
真正的互联网保险业务,必须要经过保监会批准设立的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的参与。
对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必须要完成网站备案,能够查到备案信息,网站的接入地要在中国境内,接入地连在境外的,首先就要怀疑网站的真实性了,第三方网络平台还要拿到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这样呢,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上路径来确认这些互联网保险产品的真实性,避免一些网络平台的误导。
我们认为,未来的互联网保险方向会以人与人的交互、人与信息的交互、信息与信息的交互,实现更多纬度的创新,丰富家庭保险规划及家庭理财规划内容。
通过新的算法和交互模式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传统代理人所需做的大量工作,通过高速匹配产品及出现的产品解读。完善客户和代理人/经纪人对某新险种的理解,并用跨时代的技术手段加速客户信息到达保险公司核保人核算风险和保费,类似种种创新,都将打开互联网保险的另一种赛道。
五洲(北京)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于2021年孵化了自己的互联网保险平台-保代投保网,致力于打造全新的互联网保险平台,把专业做到极致这个宗旨融入到每个员工的精神中,开创首家产险寿险交叉销售模式以及家庭理财规划的智能算法,打造全新的互联网产品。并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渠道普及保险知识,为更多的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带来正确的保险认知。
这将是整个保险行业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保险服务业未来将成为健全金融体系的支柱力量、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撑、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动力、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抓手。
参考资料来源:
1.前瞻产业研究院
2.《2021年中国保险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数字化升级将成为保险业务新增长点》东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