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一带一路”系列之四:哈萨克斯坦
走近“一带一路”系列之四
简介
本期的“一带一路”系列,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一位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中亚近邻——哈萨克斯坦。
-01-
哈萨克斯坦概况
哈萨克斯坦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北与俄罗斯连接,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东部与中国毗邻。全国人口约1863万,国土面积约27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哈萨克斯坦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矿物90多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七位,是资源生产和出口大国。采矿业是该国经济的支柱产业,2020年采矿业产值约284亿美元,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44%。其中,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是主要产业,2020年石油产量8566万吨,天然气551亿立方,大型企业包括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哈萨克斯坦石油运输公司、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运输公司等;其次是矿产资源的开采,有色金属开采业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南部、北部和中西部地区,煤炭工业主要在中部的巴甫洛达尔州,铀矿开发地则在南部和北部地区,大型企业有陶肯-萨姆鲁克矿业公司、哈萨克斯坦铜业公司、哈萨克斯坦锌业公司、欧亚资源集团、哈萨克斯坦原子能工业公司等。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哈萨克斯坦在继续保持能源行业支柱地的同时,加快发展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物流运输等重点产业,打造科技创新、信息通信、数字经济、金融中心、出口导向型产业等新的增长点。
2019年,执政哈萨克斯坦长达30年的纳扎尔巴耶夫宣布辞职,原议会上院议长托卡耶夫任代总统。同年,托卡耶夫在总统大选中高票胜出,当选哈萨克斯坦第二任总统。
托卡耶夫总统曾经留学中国,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近一年中文,随后又在中国工作过近十年时间,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能书写汉字,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中国通”。
-02-
中哈关系概况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开启中亚之行首站便是哈萨克斯坦。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主席首次出国访问,也是他第四次踏访哈萨克斯坦。同时,今年也是中哈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哈关系阔步向前,实现了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关系、再到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持续推进。
2014年,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提出“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该计划将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中哈两国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双方确立了50多个产能合作项目,两国共建“一带一路”进入了新阶段。目前已建成的项目有石油化工一体化(IPCI)项目,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等大型战略项目,成就斐然。
01石油化工一体化(IPCI)项目
IPCI项目是哈最大的化工项目和首个聚烯烃项目,是中国化学工程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中哈产能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新哈萨克斯坦”计划下中哈合作共赢的典范项目。该项目建设历时近5年。作为项目总承包商,中国化学工程全面参与了包括50万吨/年丙烷脱氢(PDH)制丙烯装置和聚丙烯(PP)装置,以及两套工艺装置所需的公用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开车和性能考核等总承包工作。
02扎纳塔斯风电
在哈萨克斯坦,火力发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比超过8成,且集中在煤炭资源富集的北部地区,而电力消费量约占全国的70%的南部城市却电力供应不足,需从北部远距离输送。
哈萨克斯坦新能源储量可观,且南部地区资源尤其丰沛。国家电投旗下中国电力国际主动对接,提出利用哈南部地区风力资源优势,在哈南部地区开发包括风电在内的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方案,并于2018年签署札纳塔斯100MW风电项目合作开发协议。两年建设期内,中国电力国际克服了疫情反复等诸多困难,项目人员零感染。2020年9月,首批风机实现并网发电;2021年6月,完成全部40台风机吊装。
-03-
哈萨克斯坦工程承包风险
01劳动力风险
哈萨克市场整体的劳动力市场供应不足,尽管如此,哈萨克斯坦对引进外籍劳务人员有严格的限制,原则上,只有本国劳动力市场上没有适合某些工种技能的情况下,才允许雇用外籍劳务。近年来,哈萨克斯坦政府一直在收紧外籍劳务使用政策,压减外籍劳务配合指标,旨在缓解本国就业形势。在哈萨克斯坦从事有偿劳务的外国公民必须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工作许可,否则将面临罚款、拘留、直至驱逐出境。
在当地投资或者承包工程的中国企业,在引进和使用我国或第三国劳务人员时应当注意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提前申请外籍劳务人员配额,并应当尽量使用本地劳动力。
02ESG风险
在哈萨克斯坦投资与承包工程的中国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当地环保法律的要求进行环保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为当地社区建设提供赞助,扶助弱势群体,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加强公司治理与公司合规体系建设,明确相应的反腐败欺诈和不正当竞争的合规义务,树立中国企业合规诚信的良好形象。
-04-
哈萨克斯坦当地保险市场介绍
当地保险市场介绍
目前,哈萨克斯坦非寿险市场共有18家保险公司,其中资格最老且实力最雄厚的两家保险公司为Eurasia Insurance Company与Halyk Insurance Company。
Eurasia成立于1995年,为当地著名金融集团Eurasian Financial Company JSC旗下公司,该集团除保险公司外,还拥有银行以及资本投资公司。Eurasia目前国际评级为A.M. Best授予的B++评级。同Eurasia一样,Halyk Insurance Company也成立于1995年。该保险公司超过99%的股份属于当地著名银行JSC Halyk Bank of Kazakhstan,亦拥有A.M. Best授予的B++评级。两家公司保费收入之和占全市场保费收入超过50%。
相关保险规定
根据哈萨克斯坦当地金融监管机构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National Bank of Kazakhstan)的要求,除部分特定险种外,其余风险需由本地持照保险公司承保。风险由哈萨克斯坦当地保险公司承保后,需通过当地注册的保险经纪公司,方可以再保险的形式分出至境外保险市场,分出部分保费需要收取5%左右的Withholding tax。保单可为双语保单,通常采用的格式为哈萨克斯坦语+英语。保费通常适用当地坚戈,如客户有要求也可以出具外币保单,且后续也可以外币结算(通常为美元)。
-05-
五洲的经验与服务
截至目前,五洲保险已参与多笔中资企业在当地项目的保险/再保险安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长期稳定的当地合作伙伴,可以为项目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险计划,协助客户从容应对风险、顺利推进项目。以曾参与的某项目为例,我们可提供的具体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1、实地拜访,梳理风险状况
为了更深入地把握项目风险、量体裁衣地设计保险方案,对项目潜在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五洲从自然、人为、社会等多方面对该项目出具了系统的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估报告,并对所存在风险进行合理保险转移设计,并从专业角度为保单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2、现场培训,提高风险认识
对照合同条款、结合项目实际风险,深入浅出地为项目部同事开展培训,有效提高了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和保险保障的效用。
3、熟悉规则,优化再保安排
由于当地法规对分出至海外市场的份额有管控,五洲与当地出单公司进行多次面对面及电话会议等形式的磋商,将保单管理的主动权最大化控制在中方市场手中,增强了项目的安全运营保障及服务时效。
4、多方比较,提供增值服务
五洲利用多年在海外市场上积累的资源,通过多方对比,为客户在项目所在地寻找最为合理的法务咨询、公估服务公司,通过合作伙伴提供的专业化服务,赢得了项目部的认可,解决了客户的后顾之忧。
结语
以上是我们对于哈萨克斯坦保险市场状况的概括性介绍,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或有业务垂询,欢迎在后台留言或电邮至:overseasdept@chinacib.com。
五洲保险将坚定守护在中资企业身边,与中国保险同仁一起,为中资企业扬帆出海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此辞旧迎新之际,五洲祝广大同仁及客户新年快乐!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