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5日,一则名为《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规范与安全管理要求》的团体标准通过线上形式顺利组织召开标准启动会,由滴滴、百度、博世、北汽、腾讯、初速度等交通、通信、汽车领域超20位知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编制组成员单位代表针对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范,该规则如后续顺利出台,无人驾驶行业以后将有“法”可依,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根据Gartner咨询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无人驾驶的净增量会超过74万,全环境下自动驾驶L5级预计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而中国自动驾驶规模将突破万亿美元,有潜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
那么何为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发展过程中对于整车厂和相关企业,又面临哪些风险?本文将为大家做下简单梳理。
自动驾驶的定义
这里不再提具体学术上的定义,简单说就是自动驾驶系统是相当于人类驾驶员的存在,目前行业内普遍把“感知-决策-执行”类比为人类的“眼睛-大脑-四肢”,是自动驾驶汽车最为重要的三大系统。目前根据“开启自动驾驶功能后,驾驶员是否应该处于驾驶状态”这一标准,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由SAE International(国际汽车工程学会)2014年发布,2018年修订的《标准道路机动车驾驶自动化系统分类与定义》,我国今年3月也发布了名为《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的报批稿,参考了美国的分级框架,二者对每个具体的驾驶自动化功能分级结果基本一致,该标准准备在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
Level 0(无自动化):由人类驾驶者全权操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以得到警告和保护系统的辅助。
车辆完全由驾驶员掌控,驾驶员拥有绝对控制权,且车上不存在任何的自动驾驶技术。
Level 1(驾驶支援):通过驾驶环境对放线盘和加减速中的一项操作提供驾驶支援,对其他的驾驶动作都由人类驾驶员进行操作。
驾驶员依然需要去驾驶车辆,只不过出现了像ACC自适应巡航等安全系统,对驾驶员的驾驶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手不得离开方向盘,眼不得离开周围路况。

Level 2(部分自动化):通过驾驶环境对方向盘和加减速中的多项操作提供驾驶支援,车辆能够有一定能力协助驾驶员执行包括横向,纵向的车辆运动任务(自动跟车、自动泊车、自动紧急制动),其他的驾驶动作都由人类驾驶员进行操作。
来到L2这个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就可短暂接管一些驾驶任务,眼和手可短暂获得休息,但是仍需做好随时接管驾驶任务的准备,因为还不足以应对变化的交通路况。像特斯拉的 Autopilot 和凯迪拉克的(通用汽车)Super Cruise 系统都符合2级标准,但是严格来说这个不能算作是自动驾驶,后来特斯拉在国内也在营销上把用词换成了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在L2这个位置需要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概念区分,即自动驾驶系统不等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买车的同学需要注意下:
自动驾驶系统,Automated Driving System (ADS):通过配置的软硬件,车辆在行驶时完全实现自动控制,自动驾驶系统仅适用于后面会提到的L3,L4,L5。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ADAS):车辆通过在车身布置传感器,帮助驾驶员以最快时间察觉危险,是提高安全性的主动安全技术

Level 3(有条件自动化):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根据系统请求,人类驾驶者提供适当的应答。
L3这个级别,在某种意义上就可以算作自动驾驶,也可以把这个级别称为真正自动驾驶的开端。驾驶员可以将手离开方向盘,脚离开踏板,车辆能够在特定场景下(高速,低速,泊车)实现自动驾驶,不过车主需要实时监控,与L2不同的是这个是一整套端到端的流程(End to End),不是行驶时调出的任务,汽车具有“环境检测”能力,可以自己根据信息做出决定,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监控驾驶环境,理论上可以刷刷微博玩玩手机,但驾驶员还是要有意识的去随时接管驾驶任务。在这个级别从技术上说其实实现了重大飞跃,但从驾驶人的角度看差别不大,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仍然需要时刻注意行车安全,出现事故主要责任仍然是驾驶人。
Level 4(高度自动化):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根据系统请求,人类驾驶者不一定需要对所有的系统请求做出应答,限定道路和环境条件等。
L3级与L4级自动驾驶有个很大的区别是车辆自动驾驶状态下的出错率,L3级依旧需要驾驶员的监督,L4不用,甚至未来的L4级的汽车可能连方向盘都没有,例如近期阿里巴巴在做的无人出租车,还有一些涉及L4级别的家用轿车在特定场景下已经可以在无人的状态下,通过使用者在家操控手机app遥控汽车到指定地点接驳。
此外,按照目前的技术路线,如刚刚所述,L3级的自动驾驶与L2从体验上差别不大,都是需要驾驶员介入对车辆进行纠错,那么既然都需要介入,厂商必然会控制预期,向安全性妥协,给用户提供更稳妥的L2级自动驾驶服务,另一方面L4级别车辆由于传感器(激光+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更为先进,技术成熟后相对来说会比L2更为安全。综合考虑,如果考虑量产,自然L2比L3更合适,如果考虑研发,实现L4比L3更值得投入,也更是走向L5终极目标的门槛。这也是全世界不论是研究所还是公司都在专注研究L4的主要动力。
现有的大多数 4 级自动驾驶汽车都面向共享出行领域,这里列举两个典型的例子:
NAVYA ,一家法国公司,已经在美国建造和销售 4 级自动驾驶纯电动班车和出租车,最高时速可达 55 mph。
Alphabet 的 Waymo 一直在亚利桑那州测试无人驾驶汽车,至今已超过两年,路测行程已达到 1000 万英里以上,最近推出了 4 级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车内不设任何安全驾驶员。
Level 5(完全自动化):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人类驾驶者在可能的情况下接管。在所有的道路和环境条件下驾驶。
5 级自动驾驶汽车甚至都不会有方向盘或加速/制动踏板。他们将不受地理围栏限制,能够去任何地方并完成任何有经验的人类驾驶员可以完成的操控。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正在世界各地的几个试点区进行测试,但尚未向公众提供,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需要引入车联网和5G网络的相关概念,在此不做赘述。
自动驾驶的风险与定责
每一项突破性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为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性,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环境效益。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及落地,其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往往仍需思考和解决。
首先,第一个需要探索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自动驾驶汽车的责任问题。随着驾驶的不断自动化,驾驶工作将逐渐从驾驶员转嫁到自动驾驶技术。这项技术可以避免人员驾驶时的疏忽大意、酒驾醉驾等问题,但无法避免汽车或技术本身的问题。因此,如果在自动驾驶时出现交通事故,应该由谁承担相应的责任、哪种保单可以保障驾驶风险?
当前一些国家,诸如德、美、英、澳等已经制定了法律或颁布了相关指南,部分规定了事故发生时的侵权责任问题。例如,德国于2015年就已批准了《德国道路交通法》修正案,规定自2017年6月21日起自动驾驶汽车可上路行驶。但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责任分配及承担上,该修正案仍然规定即使车辆处于自动驾驶模式,驾驶员和车主仍然需要承担责任。除非能证明驾驶员为合法使用自动驾驶模式,则可以免责。同时,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全部配备“黑匣子”,以便在事故发生后判定事故原因是驾驶员还是车辆。根据现有的法律框架和责任制度,中国在可预测的未来也会采用类似德国的做法,即自动驾驶车辆的驾驶员仍需对事故负主要责任,但若事故原因为车辆制造商的问题时,可向制造商追责。
根据现有的依据及预测来看,若自动驾驶落地并普及,交通事故可能会更多是由于自动驾驶技术或车辆自身问题导致的,在此情形下,自动驾驶汽车整车厂的产品责任险保单可能会更多的被触发,而车险保单可能会由于自动驾驶模式的普遍使用而被较少触发,甚至会迎来车险保单的重大改革。同时,自动驾驶技术及“黑匣子”的应用,也会更好地推动理赔定损的发展。当事故发生时,车辆本身的记录系统将会第一时间记录并传输大量事故数据,使得理赔工作更加有依据、有效率。
自动驾驶另外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网络安全风险问题。由于自动驾驶技术需要依托车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需要记录车主信息、平时驾驶习惯、路径等内容,如何保护这些关键敏感数据的安全、确保它们不被泄露是发展此类技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立法需要着重考虑保护的一点。同时,由于网络环境日益复杂,网络攻击日益增多,黑客可能通过互联网操纵某辆汽车。例如早在2015年,就有黑客尝试在汽车熄火前控制车辆的空调、收音机等设备。因此,汽车生产商、软件开发商都需要网络安全保单来保障相应风险。
当前,由于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涉及的责任及风险将会更加复杂,而保险将会在此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保障驾驶人、汽车生产商、软件开发商等不同主体的不同风险。
我们可以提供的服务
目前,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针对性地提供自动驾驶相关的保险服务,同时针对Level4及Level5级别无人驾驶的路测和实验部分,也可以提供定制化的保单支持,包括车上测试人员的人伤死亡、自动驾驶系统遭受的网络攻击、路测车辆自身的财产损失等一般产品责任保险覆盖不到的风险。
此外,我们也可以提供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无人车辆、工业机器人,如物流配送、仓储运输等高科技行业相关责任险保单的支持。
关于自动驾驶相关的业务咨询和交流,欢迎在后台留言或电邮至:Casualty@chinacib.com
资料来源:
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协会发布的《SAE国际标准 J3016》
德国《道路交通法》
2020-2023中国高级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及解读
Insurance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 Self-Driving Cars BY ERIC SCHNEIDER
《明年1月1日实施!自动驾驶分级中国标准公示,与美国基本一致》 文章来源: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