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行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分析
一、健康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近年来,健康险行业规模持续增长。目前,医疗险和疾病险市场产品是我国主要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类型。2019年12月,中国银保监会与其他13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提出“扩大商业健康保险供给,力争到2025年,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成为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商业健康险整体市场中,人身险公司占比远大于财产险公司,但财产险公司在近些年来表现出良好的势头,增速较快。
从2020年以来,疾病险保费持续小幅下降,医疗险保费则小幅上升。2023年前10个月,健康险保费收入达8057.29亿元,同比增长4.65%。根据泰康长寿时代研究院的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行业健康险累计保费达8225亿元,增速回升至8.6%。预计全年健康险保费有望突破万亿大关。这一增长趋势反映出健康险市场的强劲动力和广阔前景。
2023年,重疾险新单保费较2022年下降,近年来行业发展的变化,代理人数量下滑,人海战术逐渐失去优势。另一方面,医疗险迅速发展,客户的需求逐渐转移,惠民保、中高端医疗等产品逐渐上市,也冲击了重疾险的市场。
二、健康险相关政策推动
健康险与医疗体系的紧密度较高,与政策息息相关,近年来,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健康险市场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并鼓励其与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有效衔接,特别是对创新药物和先进医疗服务的支持,补充现有医保体系的不足之处。
例如,国家医保局组织了医保平台数据赋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座谈会,目的是为了推动支付方式的多元化进程,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与质量。而在地方层面,2023年上海推出了旨在完善多元支付机制的“28条”举措,其中涉及保险行业的有16条,涵盖了产品开发、精算定价、理赔流程以及费用控制等多个方面,提出“依托市大数据中心平台,安全、依法、规范探索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与商业健康保险平台开展符合规定的信息共享”,医保信息共享进入实质性探索阶段。这些措施致力于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加速健康险市场的繁荣发展。2024年底召开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也支持商业保险进行引导探索,鼓励商保机构开发长护险产品,推进我国商业健康险的发展。
从政策文件来看,202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通过强监管、防风险促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民生和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市场体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旨在放宽参保户籍限制,健全激励机制,优化筹资与待遇政策,强化精准扩面和服务质量,鼓励连续参保,提升医保治理效能,确保群众医疗保障权益,推动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协同发展,加强多层次医疗保障衔接;2023年10月发布的《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一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通知》中聚焦癌症防治,要加强危险因素控制、完善防治体系、推广早诊早治、规范诊疗、中西医结合及科技攻关等措施,
这一系列政策导向表明了政府优化医疗保障体系的决心,通过增强商业健康